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如何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作者:五颗星 日期: 2022-09-30 点击次数: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饮水质量,应加强对现有水厂的改造或扩建,将城市饮用水引进改造或扩建的水厂中,在满足农村居民用水需求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能快速满足当下农村饮水安全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目标。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供水服务范围、调整水厂运行规模及优化水厂性能等方面。通过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制定相应的供水制度、优化农村供水方式,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及技术将乡(镇)供水设备差、制水工艺落后的水厂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加压泵站,以此扩大农村供水服务范围,解决沿程水头损失的问题,有效改善供水管道过长引发的管网压力不足的问题,使农村居民用水更加便捷。

另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能调整现有水厂的运行规模,通过扩容更新原有的输水设施和取水设施,提高水 厂的供水能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除了改造当地的供水区,还会加强相邻供水片区间的联系,以此实现供水集中处理、分片输送的目的。

水厂的运行规模扩大后,与之相关的供水管网、水厂及泵站等都会得到相应调整,同时还有利于优化管网设备、泵站设施及制水工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不但能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还能缩小城乡供水间的差异。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建设力度不足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需要政府的统一调度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科学监管,才能完成整体项目建设目标。但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之各水厂的供水规模有限,无法满足现阶段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同时,由于建设资金紧缺,各供水厂、村内管网等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供水厂的净水设备及水处理工艺落后,易出现间断供水现象,无法真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阻碍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2. 农村供水工程缺乏有效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重建轻管”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在开展建设工作时,没有全面了解当地农村的供水现状,工程整体规划及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合理布设农村供水管网,农村供水管网分布不均匀、设计不合理,导致供水工程无法长效、稳定运行。同时,由于缺乏维护管理,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下易出现故障。

3. 农村供水缺乏安全保障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借助现代化净水、供水工艺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农村饮水的安全系数,从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但在特殊的环境下农村供水工程易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且部分农村缺乏水资源净化、保护设施,消毒工作不到位,水质不达标,导致农村供水缺乏安全保障。此外,地下水资源发生异常变化,易造成水量供应不足,甚至农业生产用水会挤占饮用水,不仅影响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进度,还无法体现供水工程的价值。

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1. 加大建设力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建设过程中需统一建设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知,从水厂改建、管网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完善且系统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制度。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通过争取各级政府拨款、乡(镇)筹集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选派可靠人员组建专项小组,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以此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性。

2. 重视规划设计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负责规划设计的部门应详细调查建设地区的农村人口及实际供水情况,全面掌握所在地区的供水规模及管道情况。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基本原则,体现出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建设特点,并根据人口情况统一规划供水管道的规格及管道走向等问题。

3. 加快供水管网建设

供水管网建设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水压监测点,便于建设过程中能随时了解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避免因供水管网出现故障而导致停水或水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应成立紧急抢修小组,供水管网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供水时,紧急抢修小组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相关措施实施抢修,避免因供水管网长时间停运而影响居民用水。

4. 严格工程验收管理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竣工后,政府应组织当地卫生、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把好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对于供水工程建设中质量不达标的项目或环节,要及时发出警告并详细记录具体情况,责令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将工程验收工作落实到位。

5. 落实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的价值,保障农村供水安全,要按照“整体规划、全方位覆盖”的原则,积极落实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供水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组织职能,在掌握原有供水厂基本信息的情况下,加强同自来水公司、水文、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质检测水平。同时要健全水质检测体系,对农村供水水质开展全方位的检测,禁止质量不达标的水资源流入供水系统,从根源上把控好供水水质,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可结合农村供水的实际情况,成立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不断改进、更新水质检测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水质检测能力,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落实到位,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

1. 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关乎国计民生,要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工程建设完成后,农村地区所用水表井和水表应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对城乡水价进行统一管理,不可差别对待,随水价进行宏观调整时需进行全面分析,可参考全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水价的提升空间。

2. 实行同网同价管理制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主要从城市向农村引进供水管网,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供水管线,增加了供水加压成本。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需实行同网同价管理制度。制定同网同价管理制度时,要对小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或具备独立管网的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特点、实际供应情况及当地的消费水平,开展科学、合理的计算工作,通过多方位考量和比对确定供水价格。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保障农村供水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要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步伐,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将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